用文学点亮希望
————儿童文学思政课案例
大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中转站,更是德育渗透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升级,全国动员积极抗疫,延期开学,延迟复工,前所未有。在此大背景之下,如何通过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将抗疫和思政融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何将抗疫作为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切入点成为我们线上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生命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扩大着儿童的视野,发展着儿童的想象,丰富着儿童的情感,滋养着儿童的心灵,培植着儿童的个性,打造着儿童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体裁常识和作家作品之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文学本身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当前的疫情正是我们融入教学的绝佳素材。
一、积极将疫情认知和课程思政融入线上教学
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充分调动同学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添味加料,尽量将疫情这一背景知识和情感教育融入线上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能真正感受到知识之外的力量和温暖。
比如在开课通知中融入现阶段的疫情和鼓励,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顺利进入学习。这个特殊的而又漫长的寒假让不少学生有些焦虑,这个时候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调整心态,积极投入;比如在儿歌的创编学习过后,让大家利用所学知识针对现在的疫情进行创编练习,既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锻炼,同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又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一首首儿歌虽然短小简单,但却是大家的一片赤诚之心,相信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也凝聚了抗疫必胜的信心;再比如儿童诗学习之后让大家鉴赏疫情相关的儿童诗《妈妈的长发》,前不久很多护士自发剪发战“疫”的照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她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最让人心疼和牵挂的天使,这首诗歌独特的语言美加上它真挚的情感让我们为医护人员的付出深受感动,不禁落泪。有时候鉴赏诗歌不需要太多专业的词语,更多的是需要用心体会和感悟。通过诗歌的鉴赏也希望大家能够珍爱生命,好好利用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也许你还在抱怨不能出门,但看看前线战士的样子就知道我们能安全在家是多么来之不易。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知道,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愿我们的学生成为这样的人。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应该努力成为有温度、有爱心的人,因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还要靠他们去培育和灌溉。
二、整合线上资源,确保教学效果
针对疫情现状,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积极对现有的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一些活泼生动的小视频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儿歌部分的学习中,作品导入部分加入了系里老师的宝宝们一起录制的儿歌《我们一起抗病毒》,这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不仅符合当前的疫情主题,让大家能感受到鼓舞和希望,而且小朋友天真活泼的朗诵让大家能直观感受到儿歌的特点,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
同时通过及时的单元测验、纠错答疑、作业批改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真正将备、教、批、辅、考(测)、评等环节落到实处。例如对于儿歌创编的作业我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并及时反馈给大家,同时在班级群里展示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同学们能够从中反思到自己的问题并有所提升。下面的那首《洗手歌》就是经过老师指导学生修改之后的作品,还自己配上了图片。学生积极主动的找老师修改,并表示愿意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让我也深受感动。

三、遵循严格要求和人文关怀并重的原则
在严格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由于是特殊时期,也要给与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及时解决当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爱。学生在家中学习难免会产生懈怠和懒惰,所以需要老师及时耐心的督促和提醒。例如针对没有按时签到的同学要及时询问,看看是网络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针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及时提醒并对其不会的内容进行辅导等等。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建立师生情感关系的纽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疫情的考验,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迎难而上,希望儿童文学的课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带给同学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携手度过这段特殊而又难忘的时光。
师盼瑶
13323002035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