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作品测试 |
|
企业调研 |
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是工程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特色。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聚焦新工科人才培养,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路径、放大校企协同育人合力,推动培养具有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的工程化、复合型人才。 “三问三定” 凸显人才培养产出导向 学院紧紧抓住“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促进教学改革,构建了“三问三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即“问产业需求,定专业方向”“问技术发展,定教学内容”和“问社会评价,定培养方案”。具体到育人实践中,学院紧跟行业发展、找准就业出口,与青岛英谷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华恒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携手,合作共建了通信工程(物联网方向)、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电子)专业;紧盯网络技术迭代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打造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科学与理论”等精品课程。 与此同时,学院坚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分析”,面向用人单位征询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综合参考多方“良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补短板、固长板,取得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令学生“为社会可用”的双赢效果。 “双师双入” 系统推进实践能力提升 岗位能力需求有哪些?行业技术“痛点”在哪里?对于这些关乎学生练就过硬本领、顺利求职就业的关键问题,置身一线的工程师们最有发言权。为此,学院一方面把企业工程师请入课堂,包括“Android程序设计”“嵌入式Linux开发技术”等在内的部分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直接由负责企业研发的高级工程师担任授课教师;另一方面,把企业生产实训项目引入校园,帮助学生实现“干中学”,对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开展沉浸式训练。此外,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学院采用“双导师制”,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项目实训中邀请企业工程师和校内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学生,企业工程师全程参加项目指导、报告评阅与答辩工作,指导学生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系统等项目的设计与调试。 为了全面强化学生的“实战经验”,学院还专门打造了“三四五”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基础验证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创新型实验”3类实验,“专业见习、课程设计、项目实训、专业实习”4个实践层次,“实践操作能力、工程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5种能力。经过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就业率和升学深造率也多年保持高位。 (王茂励 王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