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专业组)展演活动在“戏曲之乡”安徽安庆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承办,中国剧协各团体会员单位协办。
我院京剧系和地方戏曲系经过前期选拔报送等工作,京剧表演专业6名学生和评剧表演专业1名学生成功入选个人项目展演活动。京剧表演专业20名学生入选集体项目展演活动。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展演活动,组织参演团队赶赴安徽安庆。在这片戏曲艺术的交流盛地上,与全国各地各院校的少年学子同登舞台,一展身手,以精湛技艺为现场观众和线上网友呈现了一场跨越地域、传承文脉的戏曲盛宴。此次展演活动全程线上直播,通过网络的力量,让更多观众得以欣赏到青少年戏曲人才的风采。
我院京剧系75名师生携8出传统剧目精彩亮相,个人项目中,《霍小玉》、《辕门斩子》、《芦花荡》、《棒打薄情郎》、《盗银壶》、《盗库银》每一出都展现了少年演员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技艺;集体项目《女杀四门》、《通天犀》则以整齐划一的身段、气势恢宏的场面,凸显了团队协作的默契与京剧武戏的独特魅力。

京剧《霍小玉》 指导教师:马岚

京剧《辕门斩子》 指导教师:王文端

京剧《芦花荡》 指导教师:王亮亮

京剧《棒打薄情郎》 指导教师:方开柳

京剧《盗银壶》 指导教师:李丹

京剧《盗库银》 指导教师:朱明杰

京剧《女杀四门》 指导教师:张玲、张继英、张磊

京剧《通天犀》 指导教师:王亮亮、高彤
我院地方戏曲系中职评剧专业三年级学生崔歆睿同学带来了评剧传统剧目《回杯记·闺思》选段。在表演中唱功扎实稳健,行腔婉转流畅,充分展现出了日常教学成果。

评剧《回杯记·绣架》 指导教师:赵丹红
在京剧系和地方戏曲系指导教师的辛勤培育和细致辅导下,选手们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灵动的演绎斩获佳绩——7出个人项目剧目全部摘得“小梅花”称号,2出集体项目剧目获得“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充分展现选手们舞台上绽放光彩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好评与鼓励。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作为国内少儿戏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艺术”为宗旨,为少年儿童搭建起展示戏曲天赋、培养艺术热爱的重要平台,为新时代、新形势下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经验、新思路,也为持续深化戏曲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北戏师生的大规模参与,既是对学生日常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更通过舞台实践让年轻一代深入感受戏曲艺术的精髓,为传统戏曲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
从课堂上的一招一式到舞台上的光彩绽放,北戏师生用汗水与热爱诠释着对戏曲艺术的坚守。我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肯定,更是戏曲艺术在传承中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未来,相信这些“小梅花”们将继续在戏曲的天地里茁壮成长,让古老的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图:中国戏剧家协会
文:京剧系、地方戏曲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