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2012年暑期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大家访”活动方案》的实施意见要求,2012年7月6日-8月20日,学生处组织开展了暑假“体学情 送温暖”大家访活动。11月13日,学生处组织开展了暑期辅导员大家访总结暨表彰大会。
活动初,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延凤宇任组长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院大家访指导文件《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送温暖 体学情”辅导员阳光大家访活动方案》。本次参与家访教师共42位,分8组展开工作。利用实地家访、电话家访、信函家访、接待来访等方式家访合计1800余户,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500余份。家访区域涉及承德、石家庄、保定、唐山、廊坊、秦皇岛、沧州、衡水、张家口、邢台、邯郸11个地级市的多个城市、县镇、乡村。
一、家访效果
1、学校
家访过程中,学生家长在加强就业指导、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殷切的愿望,学校获得了家长对学校在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素质教育、竞争意识、沟通技巧、职业生涯理想教育等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努力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2、社会 本次大家访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管副主任率先垂范,冒着酷暑,积极主动带头家访。各系精心组织实施,辅导员用心家访、辛勤付出,在大家访活动中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辅导员 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感。家访归来,辅导员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对本职工作的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使教育更具温情和关爱。针对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家访工作还要灵活多样。只有密切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状况,才能更有助于感化、引导和培养学生。
4、学生 在本次家访中,我们少谈成绩,更多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聊学生的个性、思想动态、社会理想等,家长和学生都敞开心扉,达到了感染学生的目的。通过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谈,加深了学校与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和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深了师生的感情,对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家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但由于各种原因,家长或因为工作繁忙疏于对孩子的关心,或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忽略了对孩子的管理,本次家访中,辅导员和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让家长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争取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在共同教育学生方面达成了共识。
二、活动表彰
本次家访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奖两个,分别为传媒系和美术系。优秀个人奖6个,其中传媒系王晶获一等奖,舞蹈系王慧、传媒系李晗获二等奖,美术系宋雯雯、综艺系李亚男、美术系李莉媛获三等奖。
三、收获与体会
1、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以前只知道学生比较要强、敏感,这次家访,才让我真正了解她要强的原因,她家里有患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她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是一位辅导员的家访心声。大家访活动,让辅导员了解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分析家庭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分类建立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2、密切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 一位家长在给辅导员的家访日志回执信中写道:“学校直接与我们见面,拉近了我们双方的距离,增进了情感。作为家长,非常欢迎这样的家访活动,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辅导员大家访活动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家校之间密切了联系,师生之间增进了感情,形成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四、存在问题与今后工作方向
通过家访活动,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没有尽到因材施教,感觉到有愧于个别留级学生的家长;有的贫困生没有申请资助,通过家访感觉到我们助贫工作有待改善;对于家庭贫困、学习滞后的“双贫”学生我们的救助手段还很单一;与学生家庭的沟通机制尚不完善等。
2012年暑假辅导员“大家访”活动带给我们很多收获和思考,实践证明,大家访活动普遍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期待,效果明显,但要长期化、制度化。我们还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载体,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推动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