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学生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党建带工作、党建带团建,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时代精神,聚焦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要求,主动作为,强化基础、创新载体,扩大成效,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中的作用,以纪念建党100周年,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为主线,以专业特色,思政教育为依托,通过线上、线下、两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艺术作品创作,主题实践活动,党史学习竞赛,身心健康教育,优秀榜样表彰,公益志愿服务,个人成长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基础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具体教育目标
(六有:有理想 有追求 有担当有作为 有品质 有修养)
1.使学生具有先锋模范意识。加强对党的历史和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使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环境、对自己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自觉转化为有意识的责任行为。
3.使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意识。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成为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使学生具有健康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5.使学生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全面的能力素质,加快适应就业和择业后的职业环境,尽快成才成功。
6.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与创业相适的心理品质,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丰富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
7.使学生具有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式,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8.使学生具有形势与政策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使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9.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法守法意识,加强防骗、防传销、防校园贷、反邪教教育,学会自我保护。
10.使学生具有网络文明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法律法规,深刻认识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提高个人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实现健康、理性使用网络。
11.使学生具有民主法治意识。开展民主法治教育,培养民主法治观念,正确认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强烈民主法治意识的合格公民。
12.使学生具有感恩意识。开展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自觉感恩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引导学生道德自律和遵守伦理规范。
13.使学生具有诚信意识。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诚信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挖掘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故事,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诚信规则。
14.使学生具有劳动意识。组织劳动锻炼,提高劳动技能,实施劳动教育,强化劳动光荣意识,弘扬勤劳朴实光荣传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政治觉悟。
15.使学生具有社会实践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生,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16.使学生具有艺术与审美意识。挖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培树正确的审美观,启发学生以美引善、以美启智、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实施意见
(一)以四史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宣讲学习、实践研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四史”教育,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等场所研学或到烈士陵园瞻仰,开展走访老党员、老革命活动,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形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典型引领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构建长期性的教育机制,构筑校园宣传栏、广播台、校园网、公众号、抖音等媒介的全媒体网络思政宣传阵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升旗仪式、入团仪式、主题团日、班会等各类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之中;持续开展河艺大讲堂、青年大学习、网络团课学习活动;挖掘校内文化资源,融入素质教育元素;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传承河艺精神,在爱校荣校教育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营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实践育人
围绕形象、载体、氛围、情感、仪式、使命六个关键要素,挖掘并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生态。继续开展“河艺七彩屏”一系一品一特色思政案例创建工作,培育一批效果好、意义大、可持续、有特色的思政精品案例;举办运动会、歌咏比赛、河艺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社团发展,丰富校园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做好评优评奖推优表彰工作,充分挖掘在校师生中的优秀典型,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宣讲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抓好社会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和劳动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心理筛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对学管队伍、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加大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帮扶、干预和救助力度,着力防范心理极端问题,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继续开展“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三下乡”、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坊,充分发挥师生专业优势、技术特长,扎实推进实践育人。
(三)加强基础文明和学工队伍建设,争创优良学风校风
持续开展“十让”工作,推进学风校风整顿,学风督查周报、通报制度机制化,营造氛围,加强一线督查;举办学生思想分析汇报会、学生座谈会等听取学生心声,查找发现问题;普遍开展文明诚信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开展防范校园传教、非法传销、“校园贷”和校外住宿管理专项治理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做好共青团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逐渐形成团学培训制度体系,做好团员发展、评优推优工作;做好资助工作,落实提取和使用5%事业收入经费要求,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做好评优评奖和违纪惩处工作;做好学生公寓管理与公寓文化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和军训征兵工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双晋升制度,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拓宽辅导员工作思路,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开展优秀辅导员、文明班集体评选,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辅导员精品项目评选工作,让专职辅导员更“专”,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重点工作
2月:社会实践月
1.假期安全教育
2.“让信仰防护人生”防控新冠疫情主题实践活动
3.疫情期间学生健康情况统计
4.春季征兵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3月:德育渗透月
1.疫情期间学生健康情况统计
2.部署“一系一品一特色”思政案例创建工作
3.部署春季学期“青年大学习”网络团课学习活动
4.制定开学前学生安全返校工作预案
5.春季入伍大学生集训、欢送仪式
6.优秀辅导员、文明班集体评选
7.辅导员技能大赛省赛备赛
4月:文化建设月
1.启动三个校区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环境、安全排查、爱国卫生运动)
2.启动各项评优工作
(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优干评选、共青团评优)
3.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4.部署党史教育学习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5.部署“十让”学风创优活动
6.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5月:安全文明月
1.团员发展与入团仪式
2.启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部署2021年学社衔接工作
5.开展“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合唱比赛、党史竞赛、作品展览、实践教育、行为引导等)
6.征兵宣传、国防教育活动
6月:诚信教育月
1.考前诚信教育
2.毕业生“文明离校季”主题活动
3.推进“学社衔接”工作
4.“四防一反一管理”专项教育
5.假期安全教育
6.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
7月:深入基层月
1.辅导员大家访
2.暑期社会实践
3.征兵组织工作
4.西部计划工作
8月:队伍建设月
1.辅导员业务培训
9月:榜样示范月
1.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活动
2.奖助政策宣传、育人活动开展
(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定,勤工助学等资助育人工作)
3.部署秋季学期青年大学习活动
(网络团课、读书征文等活动)
4.辅导员岗前培训工作
5.学生成长成才规划工作
6.新生军训、国防教育
10月:养成教育月
1.入学教育工作
2.消防安全教育、演练活动
3.持续推进“十让”学风创优活动
4.秋季运动会
5.学生社团展演纳新
6.“榜样•力量”宣传活动
11月:基础管理月
1.持续推进宿舍文化建设
2.征兵工作先进表彰
3.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12月:工作调研月
1.学生思想分析汇报会
2.资助工作调研
(满意度调查、工作规范自查、抽查)
3.辅导员工作考核
4.“一系一品一特色”思政案例总结评审
1月:总结提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