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22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五金六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成果,持续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技能人才,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关键,进一步推动我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专创融合”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申报条件
1.课程范围:申报课程应为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正式开设的必修课程,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具备三年以上专业教学经验,或创新创业教学或实践指导经验不少于2个学期。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3.团队要求:课程组成员不少于3人,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分工明确、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教学改革热情。团队前3人(含负责人)应至少有一位具有创新创业课授课经历或参加培训经历,或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类项目经历。教学团队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管理人员。鼓励教师组成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建设团队。
三、建设要求
专创融合的核心主旨是在课程中融入创新元素,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可迁移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要改变认知、思维、理念,基于OBE理念、项目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等,改变授课方式,重构师生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1.教学内容与资源: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重构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式教学,将创新创业理念、知识与专业课内容有机融合,建设“专创融合”案例库、课件库、教学视频库、文献资料库等教学素材,推动专业技能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
2.教学设计与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重点加强课堂互动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团队协作学习;鼓励建立非标准答案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制作产品原型、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撰写商业计划书等,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
4.产教融合“融产业”:课程对接真实合作企业,推动校企共建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设计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申报程序
1.个人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申报书》(附件1),交所在系部审核。
2.系部初审:各系部成立评审小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填写《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3)并签字盖章。
3.专家评审:各系部将汇总表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通过审核与评议的课程报学院批准。拟立项“专创融合”课程10门。
4.公示与立项:对拟立项课程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五、课程建设与管理
1.建设周期:课程建设期为2年(自项目立项公布之日起)。立项1年后需中期检查,检查不合格项目取消立项。
2.过程管理: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负责人应按照申报书中的建设计划推进课程建设,定期向所在系部和教务处汇报建设进展情况。
3.动态调整:在建设周期内,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应保持稳定。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课程负责人或团队成员,需提交书面申请,经系部审核后教务处批准。
4.课程验收:建设期满,各系部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评结论,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后认定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准予结项。未通过验收的延长建设期一年,一年后仍不合格的,自动取消立项。
六、结项验收条件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预期成果及验收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课程面向学生完整开设至少两个学期,教学效果良好(需附教务正方系统开课截图及评教结果截图)。
2.完成1套“专创融合”教学资料包(包含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件、案例库、微课等),课程材料中必须体现创新创业思维模块。
3.需达成以下成果之一:提交 2个及以上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典型案例,案例应全面展现融入课程的创新创业元素及育人成效,包含学生反馈感悟,以及体现育人成果的视频、照片、文字等材料;或发表1篇“专创融合”教学论文;或编写 1 本“专创融合”课程教材或讲义。
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在上述活动中至少获得1个省级及以上奖项,或获得2项校赛奖项(其中至少有1项为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本课程的使命设定为,在建设期至结项后的三年内,获得一次省级二等奖。
5. 提交《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建设结项报告》和课程建设结项答辩PPT。
七、材料报送
请各系(部)于2025年4月28日前将汇总表报送至教务处办公室(综合楼1019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iaowuchu@hebart.edu.cn。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311-86665002
附件:
1.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申报书
2.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申报说明
3.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申报汇总表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1日
附件12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