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43bb75b6-ffc9-4f42-9838-edc168a3f6dd&categoryid=10939-mssql&categoryname=%E8%89%BA%E6%9C%AF
5月1日,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正定县元曲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边发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史建伟等出席活动。

揭牌仪式后,“二度梅”获得者刘秀荣,“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赵玉华、邱瑞德,国家一级演员张兰霞、孙娜等戏曲名家齐聚阳和楼,开展艺术交流活动。艺术家们用精湛的表演,奉献了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片段,赢得参会者阵阵掌声和喝彩。

彭蕙蘅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曾主演《美狄亚》《孟姜女》《牺牲》《吕玉兰》等40余出剧目,赴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为河北梆子艺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后,先后培养了孙娜等一大批河北梆子青年表演人才。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将打造集戏曲艺术研究、整理、交流、展示和表演于一体的现代戏剧空间,是充分发挥戏曲名家领军作用,带动戏曲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以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为己任,工作室汇聚戏曲艺术名家、非遗传承人,推进名师带徒、绝技传承、剧目创排、演出交流,培育凝练河北戏曲特色,整合共享戏曲教育资源,创新“现代学徒制”,“剧目驱动”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河北梆子演员,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传播、发展。
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的成立旨在一是传授戏曲艺术绝艺,引领建设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坚持以剧目促教学、教学创演一体化,创新现代学徒制、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河北梆子艺术培养后备力量。二是举办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培训班,引领建设京津冀戏曲艺术传承基地。强化与京津窦戏曲院校、院团的合作。三是开展戏曲艺术研究,引领建设河北省戏曲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建设,收集整理文字图谱、音像和现场形象记录材料,建立声、图、谱、文俱全的资料库。探索开发戏剧戏曲教学资源库。四是促进优秀剧目国内外巡演,引领建设戏曲艺术传统和现代精品戏传播基地。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元曲的摇篮”,形成了以白朴为代表的真定元杂剧作家群,使真定成为元初杂剧兴盛的中心之一。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落户正定,有利于集结名导佳作,进一步发掘正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盘活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形象,让戏剧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城区的生活品质,凸显正定文化品牌,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模式。
(图片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责编: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