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落实学院“五金六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2025年全校教师说课活动,并于4月3日在河艺剧场进行了集中展示。院长冯彦瑞、副院长金暄、纪委书记董萱参加此次活动。活动邀请到教学督导河北师范大学王德强副教授任校外评委,各系部9名优秀教师任校内评委。

本次说课活动是学院“五金六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的关键环节,为教师交流经验、提升课堂质量搭建了重要平台。说课活动为期一个月,各系部先行组织,教师们踊跃参与,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风貌。经各系部综合考量、择优推荐,最终有18组优秀教师从全院154名教师中脱颖而出,作为本次活动的代表进行集中展示。

影视系霍佳斌老师的《影视节目包装》作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影视特效制作等能力。展示中,以“河北博物院文物介绍”短片制作案例为核心,借助AE特效和AI技术展现文物魅力,通过动态影像包装技术增进学生对河北历史文化的认知兴趣。

影视系张宇老师的《新媒体运营》严格参照专业赛项标准与岗位需求设计,通过模拟真实项目让学生实操公众号、短视频运营全流程,全面呈现了课程在目标、内容、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体现出以实战为导向,助力学生积累经验、对接职场的特色。

文管系刘皓老师的《时尚表演编导》聚焦于培养学生时尚秀场的创意策划与执行能力,围绕“创意 + 技术”双核心展开,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时尚编创技巧,提升艺术表达能力。

思政教学部冯雪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主干课程。冯老师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以“红色剧目”为任务引领,通过学、评、改、排、演为主线探索如何让这门课更具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思政教学部高曼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合多种特性,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她选取教材章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进行了深刻的课程反思,展现出我院思政课教师对艺术类学生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

戏剧系唐瑜彤老师的《戏曲身段》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展示聚焦水袖技法,通过“提袖、搭袖”等动作,让大家领略戏曲身段的独特魅力,同时为进一步对接人才培养目标,特将戏曲的水袖与舞蹈的水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一步为学生舞台表演打下坚实基础。

舞蹈系潘登老师的《河北民间舞》以昌黎地秧歌、沧州落子、井陉拉花为例深入讲解河北民间舞的民俗特征、地域风格差异,并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分别展示了不同舞种的风格特点,生动体现了河北民间舞独特的动律与风格,传承燕赵民俗艺术。

美术系张磐老师的《舞台设计与制作》分为软件学习与舞台应用模块,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熟练运用建模软件进行舞台、道具建模,按照行业要求与各类比赛要求完成效果图、道具制作图、吊装图等的图纸制作的能力。现场展示了AI生成模型在IP形象案例中的运用,体现出课程紧跟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
舞蹈系薛宇飞和曹宇老师以双人搭档形式进行说课,《标准舞技术技巧》是国标舞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以“分层实训+赛事驱动”为主线,融入权威教材内容。通过双人配合形式,充分展示该专业个体与双人默契配合的方法与难点。结合数字工具强化技能实训,现场演示了课程如何通过AI赋能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
基础教学部董昭婷老师的《中职数学(高中)》旨在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数学基础。董老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做了清晰的学情分析,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专业课堂中的数学逻辑,并通过让学生总结概念、小组探究公式,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音乐系龚乐老师的《专业主课(小提琴)》课程定位为培养专业小提琴演奏人才。以左手手指独立性训练片段为例,展示在提升学生演奏技巧方面的方法以及将本土音乐融入教学的特色。

艺术教育系李昕老师的《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围绕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授创编理论与技巧,突出了课程在教育性、整合能力培养方面的意义,以及游戏化策略驱动等创新点。

文化管理系李玉莹老师的《民航服务英语》是针对空乘专业的核心课程。展示选取“特殊旅客服务”项目的子任务——“盲人旅客服务”项目,以BOPPPS教学模型展示课堂活动环节,培养学生在民航服务场景中的英语沟通能力。

音乐系林百川老师的《专业主课(钢琴)》以传承创新为理念,将京剧文化与钢琴教学相融合,课程中引入《皮黄》为教学案例,深度剖析手指支撑演奏双音程及右手重量移动技术,助力学生精准演绎,呈现层次丰富的乐段,实现从技巧到情感的升华。

艺术教育系陈妍老师的《幼儿游戏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以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模块化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游戏观与实践指导能力,融入思政元素并借助人工智能构建创新课堂。

基础教学部张雯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张老师对接学院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借助AI赋能艺术疗愈技术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需求。

戏剧系李晓洁老师的《剧目》课程是戏曲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她以昆曲《游园》为例,通过剧情介绍、唱腔解析等环节,提升学生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与舞台表现力,现场通过对京剧与昆曲唱腔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不同剧种多样化的美感,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美术系王子正老师的《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形式的特征。课程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实际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

说课展示结束后,学院副院长金暄主持本次活动的点评环节,对本次说课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说明,强调了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对今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做出进一步要求。

学院教学督导、河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德强在综合点评中指出,课程应基于毕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去考量课程定位,教学要遵循扎实严谨的实践逻辑,重视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和细致技能行为的塑造。他还对专业课程对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提出了方法建议。

校内评审团队的教师代表也分别对本次的说课情况进行了点评,分享了自己在专业及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思考。

冯彦瑞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说课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向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致以诚挚感谢。他对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增加课程吸引力、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有效运用科技手段等方面的努力与探索表示赞许。冯院长强调,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是学院发展的核心,要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注重课程设计的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与适应性。冯院长要求,各系部各课程要对标2025年新版教学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相互学习、对标提升,落实教师反思改进措施,并注重加强AI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本次全校教师说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优质平台,有力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收获颇丰,受到了诸多启发,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筑牢了坚实根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说课活动的长效机制,定期举办类似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