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党支部策划并组织的“梨园风华·戏韵流长”戏曲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和传承戏曲文化,培育具有艺术情怀和文化精神的新一代戏曲人才。首场讲座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蕙蘅老师主讲,戏剧系2024级全体学生及教师代表共同聆听讲座。

彭蕙蘅老师以自身从艺经历为脉络,回溯了从恩师到传承者,三代戏曲人在艺术道路上的坚守与传承。她深情回忆了师从贾桂兰、郄承鸾、高国梁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历,强调老一辈艺术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刻苦精神,以及“戏比天大”的职业信念对她的深刻影响。她提到:“我的老师们不仅传授技艺,更以‘传戏育人’为己任,这种精神让我明白,戏曲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血脉的赓续。”讲座尾声,彭蕙蘅总结道:“河艺精神的核心,是对艺术‘一往情深’的赤诚,是对传承‘不知所起’却矢志不渝的担当。”她呼吁青年学子以“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韧性投入戏曲事业,用角色填充人生的厚度,用创新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她鼓励学生们发扬“脚尖上横了心”的艺术磨练精神,在坚守与突破中生生不息,作为新生代续写戏曲艺术的辉煌未来。

河艺戏剧系育人理念始终秉持“技艺并重,德艺双馨”的原则,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戏曲基本功,又具备高尚艺术品德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此次讲座,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更深刻理解了戏曲传承背后的艰辛与责任。作为戏曲育人的重要载体,戏剧系党支部将继续依托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持续做好“梨园风华·戏韵流长”戏曲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未来将邀请更多戏曲名家、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普及戏曲知识,传承戏曲文化,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戏曲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