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之舞,尽展风华。2024年5月22日,“艺路风华”2024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师生演出季系列活动之一——舞蹈系师生同台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学院专业实训实践基地——河北省杂技团天缘剧场热烈起舞。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示、赛事选手展示、当代优秀舞蹈学演与原创作品展示、教师专业能力展示等内容,全方面呈现了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多年以来的舞蹈教学实践成绩和在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等方面的喜人成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负责同志、学院领导、省直有关文艺院团领导和演职员、学院及省直有关大学师生、省内艺术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及自发而来的舞蹈爱好者 300多人观看演出。

中国古典舞基训1

芭蕾舞基训

中国古典舞基训2

蒙古族舞蹈—肩综合训练组合

沧州落子—放风筝组合
基训走上舞台 赛手再绽芳华
在教学课堂展示部分,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训练组合、汉族民间舞训练组合相继登台亮相,浓缩了学院学子“脚尖上横了心”刻苦磨炼专业的学习日常。

昌黎地秧歌传承剧目《捡棉花》

井陉拉花传承剧目《金牛响铃》

沧州落子传承剧目《丰收板舞》

原创拉丁舞群舞《弗朗明戈》
《捡棉花》《金牛响铃》《丰收板舞》等河北民间舞蹈经典剧目活灵活现了燕赵艺术的迷人风采;原创拉丁群舞——《弗拉门戈》充分展现出舞蹈技艺高度统一、优雅热情的无限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舞独舞《天宫掠影》

拉丁舞独舞《远方》

芭蕾舞独舞《堂吉诃德》吉特丽变奏

中国古典舞独舞《云想霓裳》

中国古典舞独舞《书韵》

拉丁舞双人竞技《我的她》

中国民族民间舞独舞《科尔沁的巴图鲁》

原创现代舞独舞《飘》
赛事选手集锦部分共带来8个优秀作品片段展示,涵盖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拉丁舞、现代舞等门类。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奥林匹克体育舞蹈青年队选拔赛、河北省舞蹈比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摘金夺银的优秀选手们王者归来,倾情再现了他们在舞台上破茧蝶变、尽绽芳华的精彩瞬间。
原创与借鉴并举 古典与现代融汇
学演及原创作品展示环节共表演了3个作品,以饱含意蕴的优美舞姿生动讲述了燕赵文化故事、时代楷模故事、乡村振兴故事。

原创作品中国古典群舞《氤氲中山》依托对中山国历史文化的探究及对文物内涵的思考,以文物样态、器物篆文为创作原点,将中山国的服饰、色彩、图纹、形貌等历史元素进行了当代审美重构与舞台呈现,以“千乘之国”在离乱时代的沉浮兴衰,描摹出游牧民族递进中原、开创文明的历史图景,以春秋战国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纷繁乱世折射出悠悠华夏百族融合的博大与辉煌。

学演作品当代女子群舞《桂梅的花园》以全国道德模范、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为核心人物原型,舞蹈系骨干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对该作品进行学演,致敬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同学们以鲜活的艺术形象让观众们切实感悟到“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的高洁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傲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了人民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报国之志与“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原创作品河北民间群舞《蝶影田香》编创灵感源于河北冀东地区传统秧歌小戏《扑蝴蝶》,将秧歌中的“丑角”滑稽脱俗、自成一派的人物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出田野花海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作品不仅生动呈现出河北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体现出高职院校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该作品曾收获第十四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优秀作品、第三届CEFA芳华杯 “教学剧目群舞最佳展演”奖、第二届河北省中高等学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教师德艺示范 学生敬师追梦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更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师集锦部分,学院老师们将平日研舞修身的幕后耕耘呈现在了台前,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以艺报国、惟实励新”的理想信念,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育核心理念进行了最鲜活而深刻的诠释。

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由潘登老师领舞的河北民间舞《蝶影田香》将“追蝴蝶”比作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戏蝴蝶”比作冀东人民的生活意趣、“扑蝴蝶”比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绿色发展之路鼓舞奋进。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由谭贻熙老师表演的中国古典舞《且看行云》不以浓烈的氛围开场,而是通过舞者静静的表达透出微微的凄凉,勾勒出一幅“云间孤影”的凄楚图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由刘天航老师表演的中国古典舞《问剑》以寒光剑影的凌厉矫健,刻画出气吞万里的男儿气概。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由孟璐老师表演的中国古典舞«丝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渲染出大漠敦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商行老师表演了芭蕾舞剧《堂吉诃德》中的一段性格舞蹈《埃斯巴特之舞》,以西班牙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丰富人物性格,充分展现出男性角色在芭蕾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由胡晓白、魏璐洋两位老师表演的拉丁舞《猎》以灵动舞步踏出青春活力,每一次转身、每一次抬手,都是对拉丁舞魂的炙热诠释。由李斯蕾老师表演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水畔清音》与水相伴、与水共舞,诠释着傣族女性的温柔、婉约、坚韧与美好情愫。

由薛宇飞、曹宇两位老师表演的标准舞《翩翩》双人成行、舞姿翩翩,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照亮了整个舞台。

杨丽老师表演了芭蕾舞《天鹅湖》朋友变奏单人舞段,情感的细腻与艺术的优雅相结合,通过灵活的步伐和柔美的动作,将观众引领入一个梦幻的世界,激发着人们对美的无限向往。

由刘亚星老师表演的现代芭蕾《天鹅》让芭蕾的艺术融入现代的自由,既是碰撞又是融合,像天鹅一般翱翔在乐符中、舞台上。

由赵乃千、杨玉婷两位老师表演的拉丁舞《韵》传达出激情与浪漫的碰撞,时而冲击、时而唯美,伯仲之间、各有千秋!
每当一位老师出场,学生们都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表达着对老师们由衷的敬爱。
随着《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歌声响起,在一波又一波的欢呼与掌声中,师生演员们一一登场谢幕,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师生同台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圆满落幕。

此次演出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全体师生怀揣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以舞蹈人“师生同台”的形式,通过教学成果汇报为祖国献上深深的祝福。通过演出不仅锤炼了学生技艺,也锻炼了教师水平,在敦促师生专业精进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情感。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演出得到现场观众高度评价,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这场演出具备了院线演出的水准,特别是它开创了一种富有教学特色的演出新模式,对观众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立足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将继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育更多优质人才,为我省艺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