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思想,落实《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三地文化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协办,天津京剧院承办的“京津冀青年京剧人才展示活动”,于11月26日至30日成功举行。活动受到三地专业京剧艺术院团和戏曲院校的积极响应。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4所京剧院团和4所戏曲院校的84名选手参演。本次活动分别以青衣、老生、花脸、老旦、小生等5个行当进行了9场展演展示,并聘请京津冀三地京剧院团资深演员和戏曲院校专业教师担任评委,最后分别评选出最佳青年演员呈现奖22名和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62名。

我院选派戏剧系优秀青年教师张通、唐瑜彤排演了京剧《哭灵牌》《小放牛》参展。他们表现突出,展示了我系青年教师的实力和水平。但同时也看出平时老师忙于授课,练私功较少,更重要的是舞台实践太少,台上“火候”控制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我们今后要加大对青年老师的培养,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排练、彩排演出的机会,丰富和提升舞台经验,做到“言传身教”,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演出结束后,参演各单位领导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纷纷表示,京津冀联合打造京剧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院副院长刘飞表示:这次参演,主要是抱着向兄弟院校和专业院团学习的目的来的,展演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演员们的精神风貌和精湛技艺,同时也看到我院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认真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河艺曾培养出不少京剧名家,但这都是历史。如今,一批批老教师离退,优秀青年教师匮乏,行当不全,所以更需借助京津两地实力,共同谋划京剧人才培养的大计。
会议希望在《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的指导下,京津冀三地文化厅局、人事部门,能够紧紧围绕京津冀文化发展协议,着眼区域文化的长足发展,扎实推进文化人才跨区域的交流培养项目,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