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下午,《燕赵戏韵》进校园讲、演会在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准时开始。我院纪委书记张学红,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张澜锁、陶辉等院领导参加了报告会。
讲、演会主讲人——戏剧系主任彭蕙蘅首先以河北梆子《洪湖赤卫队》一大段慷慨激昂的唱腔开场,随后,她结合戏剧的发展史、河北梆子的由来与发展为报告厅里的500名师生及河北戏迷票友协会的戏迷朋友进行了精彩的讲演。戏剧的艺术特点、戏剧表演的唱、念、做、打(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五法)……彭老师以与现场学子互动的方式讲述了戏剧行当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她重点讲述了旦行(老旦、青衣、花衫、花旦、刀马旦、彩旦),生行(老生、小生、武生),净行(铜锤花脸、架子花脸)等的人物特征、表演特点,讲到动情处,彭老师用手、眼、身、法、步和着打击乐的锣鼓点,表演了二八少女金玉奴情窦初开、渴望爱情的心理活动全过程。她的渊博的戏剧理论知识及惟妙惟肖的倾情讲述不时迎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叫好声。

在讲到河北梆子与其他剧种的区别与联系时,彭蕙蘅演唱了昆曲《杜丽娘》片段,紧接着她又以《穆桂英挂帅》为例讲述了豫剧、京剧、河北梆子之间的差异、联系及各自特点,学生康佳欢、康佳乐采用刀马旦加青衣“武戏文唱”的表演方式,演绎了《辕门外三声炮》一段,淋漓尽致的展现了53岁穆桂英的爱国、报国情怀。在讲到“念”时,彭蕙蘅用京白念了《窦娥冤》中窦娥的一大段独白,充分表现了“千斤白话四两唱”的戏剧表演特点。在讲到“做” 时,彭蕙蘅以《孟姜女》行路一折为例,学生李晓给现场观众展示了疾行、慢走、过桥、跌倒、摔伤等系列程式化动作,充分展示了戏剧舞蹈的大写意及婀娜多姿的美。为充分展示河北梆子的声腔表演特点,彭蕙蘅以《杀嫂》为例,学生孙娜用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腔倾情演绎了争议人物潘金莲内心的委屈、悲愤、怨恨与对爱情的憧憬、希冀。

最后,彭蕙蘅以一个戏剧人的身份讲述了当代戏剧人的责任,这就是充分发掘、汇集、整理河北戏剧的优秀元素,并加以改革与创新,努力打造河北梆子精品,使之通达现代心灵。

整个讲、演会,有说、有唱、念、做、表、舞,有站位高端的戏剧理论知识传授,有活灵活现的现场展示、表演,声情并茂、别开生面、戏韵万千。
两个小时的讲、演会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既动态地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又保护、培育、涵养了河北文化生态,意义重大而深远。两校领导与《燕赵戏韵》进校园彭蕙蘅报告会全体成员合影留念,依依惜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