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我院戏剧系师生在宋德珠先生的铜像前集体缅怀这位戏曲界的泰斗。
宋德珠先生曾在我院前身“河北省艺术学校”授艺二十多年,有所建树的学生里,除传人安荣卿外,还有河北梆子剧种的汪利军,也是他培养的学生。
在宋德珠先生的铜像前,副院长李建锁勉励在校生要弘扬先生的遗志,以先生为榜样,为戏曲事业增砖添瓦。戏剧系外聘专家张志远为学生讲解了先生的一生,从“德”字开头,在“艺”字结尾,发言短小精干,学生们受益良多。先生的传人汪利军老师也做了即兴发言。

简短仪式结束后,师生们齐动手,为先生的铜像做细致的清理工作,将周围散落的树叶清扫干净,圆满的完成了追思活动,学生们也从中领会了许多期待。
宋德珠(1918—1984)原名宋宝禄,号颖之。祖籍天津,1918年12月3日生于北京崇文门外河泊厂一个渔行家庭里,1984年7月18日逝世,享年66岁。 先生从一九三零年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开始,初学老生、小生,老师看他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动作敏捷干净,毯子功、把子功都很出色,是个武旦材料,就让他改为专工武旦,并在此行中终有建树。在河北一带,宋派艺术无人不学,无人不夸,包括旦角、老生、小生、武生、花脸等各个行当,都吸收、融会了宋德珠的艺术风格。宋德珠的“宋派”艺术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确立,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在中国的京剧史册上,占有光辉的一页,经广大观众投票选举,他与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共称“四小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