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为加强“一带一路”国家间文化艺术交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艺术,应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邀请,我院派出一行15人的演出团队赴以色列海法市参加“万节之节”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演出团队由刘志欣副院长带队,演员全部由一线中青年教师组成,涵盖了民族管乐、弦乐、弹拨乐器、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专业。
海法市“万节之节”文化艺术节是海法市乃至整个以色列最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每年一次,旨在创造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共生共长的良好环境,鼓励文化艺术多元化。今年是第25届海法艺术节,无论在人数规模还是演出场次上都远超往年。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内,艺术节组织了百余场演出活动,参与人数达到了104000人(整个海法市只有200000人左右),邀请了中国、法国、土耳其、德国4个国家的演出团体参加演出。活动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展览、艺术表演、儿童手工、街头巡演、美食、造型艺术等。

海法艺术节街景
当地时间15日下午,我院演出团队参加了第一场演出。演出场地虽在室外,但演出效果奇好,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以色列民众对中国演员的演出服装、民族乐器充满了好奇,对互动礼物——中国结也表现出格外的喜爱。演出前后,要求合影的民众络绎不绝。


当地民众争相与我院演员合影
2018年12月中旬,舞蹈系教师郝丽坤、吴华、潘登、李骊亚四名教师与音乐系教师组成演出团队。由学院刘志欣副院长带队赴以色列海法、特拉维夫参加文化交流与演出活动。
在此次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中,我系四名教师担任了大量的演出工作,演出内容丰富多样。有河北特色民间舞蹈《放风筝》,充分体现女子婀娜柔美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喜庆幽默的东北秧歌《丑逗妞》,新疆舞蹈《手鼓情》更是将演出推向高潮,现场观众气氛热烈。除此之外还与音乐系教师配合完成曲目的表演,使演出更加的丰富精彩。得到了以色列观众的喜爱与一致好评。


我院演出团队与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当地时间17日下午,刘志欣副院长与范瀛立、王亮、郝丽坤等老师一行4人来到海法大学艺术学院参观交流。双方就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培养、师资互访等问题进行友好交流,并在一些方面达成初步意向。当地时间18日晚,我院演出团队前往特拉维夫,在中国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了第三场演出。




我院演出团队与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当地时间17日下午,刘志欣副院长与范瀛立、王亮、郝丽坤等老师一行4人来到海法大学艺术学院参观交流。双方就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培养、师资互访等问题进行友好交流,并在一些方面达成初步意向。当地时间18日晚,我院演出团队前往特拉维夫,在中国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了第三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