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让我们一起欣赏宋代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这首诗引领我们走进那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立春时节。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在这岁末的时光里,冰霜逐渐减少。曾经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白世界,开始慢慢消融。河面上的冰层,不再坚如磐石,变得薄脆而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芒。清晨的霜花,也不再像冬日那般厚重,只是轻轻地附着在枯草和残叶上,宛如一层薄薄的纱衣,在微风的吹拂下,渐渐消散。我们仿佛能看到,寒冷的冬天正迈着迟缓的步伐渐行渐远,而温暖的春天正迈着轻快的脚步,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走来。柳树的枝头,开始冒出嫩黄的芽苞,那是春天温柔的抚摸唤醒了它们沉睡的生命;小草也从沉睡了一冬的土地里,怯生生地探出了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喜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时刻到了!这一草一木的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大自然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它们是春天最忠实的守望者,也是生命顽强不息的象征。田野里,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舞动着绿色的身姿;油菜花也不甘示弱,竞相绽放出金黄的花朵,漫山遍野,一片灿烂。池塘边,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欢快地拍打着翅膀,溅起层层水花,似乎在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与惬意。天空中,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为春天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这世间万物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让诗人由衷地感到欣喜与满足。我们仿佛能看到,春风轻柔地拂过湖面,湖水随着风的节奏轻轻荡漾,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中,与湖水的绿色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在诗人眼中,那灵动的水波,那变幻的绿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柔与活力,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冬与春的交替节点,是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的标志,更是新的一年轮回的起点。在古代,立春被视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举行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官方的迎春大典,到民间的咬春习俗,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立春的重视和对春天的期盼。立春不仅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一种心灵的觉醒,冬去春来,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循环,而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立春提醒我们,人生亦应该开启新的篇章,勇敢地放下过去,拥抱新的开始,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逢立春之机,撒希望之种;收人生之季,满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