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模式,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的顺畅转换,给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并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教与学的改变
对图形、颜色等的感知、眼神的交流和近距离的沟通对于美术类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无法面对面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首先提前学习和尝试各类信息传输媒介,最终确定了交流通畅、分享方便的教学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授课实践发现,学生对简短、有效的案例和视频更容易接纳和吸收,学习形式灵活且方便反复学习,该专业教学模式随之调整为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点状化分析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尽量降低线上授课带来的弊端,师生互动反而更加频繁。
专业教学融入思政元素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积极关注国家政策、英雄事迹、防控知识等,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用好疫情防控生动的事例,将固定教材与现实教材相结合,将“天边”的案例与“身边”的素材并举,通过讲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的渗透,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担当,涵养爱国情怀,提高育人质量。
《插图设计》课的基本任务是依据一个主题,进行一组系列化的创作,授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创作。为将创意落实到纸面上,变成鲜活的形象,师生首先通过主题脚本写作、讲解批阅修改确定文字底稿,然后选择插图技法、组织造型、完善线稿等,最后完成画面效果,达到用图形诉说情怀的效果。
以下是学生的创作作品:
 |
学生创作作品《夜》 |
作品介绍: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寓意着奋发向上,是自由笃定形象的代表。作品中暗黑的底色表达了幽深的黑夜,黑亮的眼睛又在自信的寻求光明,表达了努力进取、马到成功的美好愿望。



 |
学生创作作品《二十四节 花语》 |
作品介绍:
作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以山川日月和花鸟为素材,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美好的风景,也画出了春天必将来临,美好的生活必将恢复的信念。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还将继续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研究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