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白蛇传》、越剧《梁祝》、黄梅戏《牛郎织女》,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中三个故事早已有深入人心的戏剧版,唯独源自河北的“孟姜女哭长城”虽多次被改编成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但迄今仍缺乏一个脍炙人口的戏剧版。
记者昨天获悉,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汇聚国内顶级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河北梆子《孟姜女》,将于9月26日在石家庄人民会堂首演,有业内人士透露该剧无论是立意还是唱腔都看点十足:“有望成为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中又一部经典戏剧版。”本期“燕赵大舞台”就为读者介绍这朵燕赵梨园的新蕾——
□本报记者 黄蓥
视角新:省内外高手齐加盟
河北梆子《孟姜女》汇聚了省内外一批高手,第十三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彭蕙蘅领衔,雷保春、陈宝成、常春生等名家担纲主演,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各系师生组成近80人的演出班底。另外,第十一届梅花奖获得者、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张曼君任导演,她有多部作品获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编剧为国家一级编剧杨舒棠;灯光设计邢辛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正应邀为张艺谋首次执导的京剧《天下归心》助阵;舞美设计修岩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两届国家戏剧艺术舞台设计文华奖获得者;服装设计王玲加盟的众多作品都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河北梆子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演绎《孟姜女》再合适不过”,昨天该剧导演张曼君向记者透露,全剧以孟姜女的情感发展为线索:“全剧分为‘春梦’、‘夏怨’、‘秋思’、‘冬祭’四幕,河北民间歌谣《四季歌》贯穿全剧,展示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她强调该剧并非单纯控诉秦始皇:“孟姜女人生的四季歌与范喜良为代表的劳工命运曲交错,还有蒙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思想叠加其中。把孟姜女的故事用一种全新视角呈现给观众。”
唱腔美:老唱腔新音乐无缝焊接
现任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的彭蕙蘅,曾主演30多部大戏,当年她主演的《美狄亚》令河北梆子唱响欧洲,而她的《窦娥冤》深得大家齐花坦真传,一次在农村演出有位老太太听着她的《窦娥冤》当场哭昏。此次出演《孟姜女》彭蕙蘅透露她已经为之准备了近十年:“作为河北人和河北梆子演员,演绎河北故事是我一生的追求。另外剧中也融入了我这代戏剧人对古老的河北梆子的思考、探索、传承和实践。”
彭蕙蘅透露此次排演《孟姜女》对她来说也是对河北梆子的朝圣之旅:“我曾是戏剧改革派,但传承百年的河北梆子的传统应该得到尊重,此次多年不在舞台出现的河北梆子老唱腔都回来了,譬如‘哭一二三’、大慢板,还有贾桂兰当年《捡柴》中的搭调等。再配以管弦乐团配乐,用导演的话说是:老唱腔和新音乐无缝焊接。”她还透露梆子大家雷保春在剧中有精彩表现:“唱腔全由雷老师设计,完全发挥了他的特长。”
筹划细:“孟姜女”要闯市场
《孟姜女》此次在石家庄首演后,还将于10月在秦皇岛、天津等地巡演,彭蕙蘅告诉记者该剧筹拍时就考虑到市场需求,“观众进剧场就可以发现,我们的舞美和道具非常简洁空灵,用灯光和几片背景营造出写意的效果,这种处理一是回归戏剧本体,把舞台还给演员,另外这种简洁的舞美便于运输和安装,非常适合商演”。对此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建锁昨天透露,《孟姜女》力争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计划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和国际舞台巡演,努力打造成河北省最具规模和品质的国际旅游文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