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及背景:
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窦娥冤》《孟姜女.行路哭城》、河北梆子《平贵别窑》、河北梆子《拾玉镯》等经典折子戏的教育教学。
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目标:
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平台,一方面“以赛促教”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在全国展现河艺的教学成果及社会影响力。
教学重点:
对参赛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进行集中训练,力争使学生在比赛中达到夺取金奖的水平。
教学难点:
各个参赛学生的专业水平不一,每个学生所擅长的项目也有所不同,需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
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情况下,用7个教学周的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根据参赛学生现有的“唱、念、做、打”基本功组合或片段及剧目片段进行参赛内容选定,分为三个板块:
1、基本功法,重点训练学生“唱、念、做、打”戏曲表演基本功的专业水平和表现能力。
2、剧目表演,重点训练学生对戏曲基本功法的整体掌握水平、综合运用能力及舞台人物塑造能力。
3、专业知识,重点训练学生的戏曲基本知识。
第一周:在现有的范围内选定几名优秀的学生作为备选,着重加强备选学生的专业各项技能水平。
第二周:把剧目表演的教学任务分配到参赛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师,并为参赛学生分别选定参赛剧目进行为期两周的加工排练。
第三周:参赛学生继续随各自专业剧目老师对参赛的剧目加工排练。基本功法中“做、打”的项目具体分配到身训教研室的个别教师,因材施教,从赛委会的题库中对每个参赛学生选定适合他们的身段、把子的组合或片段,进行一对一训练。
第四周:参赛学生继续随各自专业剧目老师对参赛的剧目加工排练,也继续随身训教师训练基本功法的个别项目组合或片段。基本功法中的“唱、念”项目分配到剧目教研室的个别教师,针对每个参赛学生的情况,选定不同的唱段和念白进行一对一的训练。
第五周:参赛学生继续随各自专业剧目老师对参赛的剧目加工排练,也继续随身训教师和剧目教师训练基本功法中的项目组合或片段。第五周的最后一天,请学院领导、督导、系领导及教研室教师观看参赛学生彩排剧目和基本功法的各项展示,进行参赛名额的筛选。观后,经学院领导、督导、系主任及教研室教师讨论商定,暂缓对综合专业技能水平稍差学生的参赛训练,等待下次机会;对综合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参赛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第六周:剧目教师及身训教师对选定的参赛学生进行集中的技能训练之余,理论教师每天晚上对选定的所有参赛学生教授赛委会题库中的基础知识。
第七周:所有选定的参赛学生每天上午进行模拟比赛,基本功法、剧目表演及专业知识这三大项按赛委会的要求展示,每天请不同的专家到校,上午观看模拟比赛,下午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