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成果完成人  成果推荐书  实施方案  研究、总结报告  相关论文、评论  竞赛教案  校本材料  视频展示 
教学成果4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相关论文、评论>>正文
美轮美奂 评河北梆子舞台剧《孟姜女》
2017-04-13 11:23 张韶华 

美轮美奂

评河北梆子舞台剧《孟姜女》

张韶华

曾经和《孟姜女》的主演13届中国戏曲梅花获奖者、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百花奖的最佳演员、河北梆子非物质化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近20个头衔的彭蕙蘅主任搭档过1年,准确的说是半年,当时她主管教学,而我是做学生管理工作。半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好多的东西现在已经记忆不起或者说不堪回首了。而彭蕙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大气、才略、刚正、惟美、厚重,还有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谦逊、和蔼、真诚、良善、淳朴构成了彭蕙蘅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每天看着彭大师的月貌花容,听着她的浓美乡音,间或还有促膝长谈,或谈世间百态,或感人生况味,或论“唱戏做官”,或曰生活爱情,无论谈及哪一领域之任一话题,大师都能洞烛机先且深得其精要。彭大师的谆谆教诲点亮了我的多半人生。
   其实,我是彭大师的戏痴,平时只要是她给学生上课或者是参加各种演出,总是想方设法前去观瞻,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她演的整出的戏,总觉不过瘾,她精心送我的《蕙质蘅香》演出光碟,先后被朋友们横刀夺爱,致使没有真正领略到光碟中大师的风采。早就听说由彭蕙蘅领衔主演的河北梆子大戏《孟姜女》即将登上大雅之堂,由大师现场倾情演绎中国经典爱情神话故事,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起,我马上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遥想彭蕙蘅将如何展现孟姜女情感历程的每一个桥段。

我连续看了两遍《孟姜女》,细细品味,真的感觉无论是演员的念白、唱腔、扮相;还是舞台上布景、道具、灯光;无论是剧本的主题、情节、台词;还是导演的新奇、回归、悬念等等都很雷人,很惊艳,简直是美轮美奂,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我们先来看看演员们的表演,彭蕙蘅不愧是获过戏曲梅花奖的,她扮相俊美大气,表演传神,声情并茂,戏路宽广,伴随着春梦、夏怨、秋思、冬祭四个场景的更换,她分别以花旦、闺门旦、大青衣巧妙应对,变换自如,巧夺天工。她的演唱以情带声,慷慨激昂,高潮迭起,中央C的两个点都high。她亦文亦武,仅在冬祭一场,她就用到了水袖、架腰包、圆场、串小蹦子、翻身、卧鱼等程式化动作,美不胜收。尤其是她的演唱感情真挚,很多时候都是哭破了相,需要几次补妆。国家一级演员、文武小生皆擅的陈宝成饰演的范喜良扮相儒雅靓丽、唱腔高亢圆润,表演干净利落。国家一级演员雷保春以精湛的演技诠释饰演的老者,唱腔苍劲有力,动作精准到位,念白特点突出,具有浓郁的河北梆子经典地方特色。国家一级演员常春生饰演的蒙恬扮相魁伟挺拔,唱腔高亢嘹亮,具有京剧铜锤的风韵绵长,树立了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演员队伍阵容强大,谱写了瑰伟奇绝的交响乐章。

我们再来看看杨舒棠剧本自身体现的美的诸多元素。从主题上看,剧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既歌颂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又歌颂了爱情的真挚高尚,既反映了民间哀怨,又突出了皇家初衷,一改以往以哭倒长城的方式来抨击秦皇的暴政的政治主题。而是用歌颂长城、歌颂爱情的笔触,反映了一个客观实在,没有把两者的矛盾对立起来,没有把孟姜女变成怨妇,也没有把代表皇家的蒙恬安排成恶人,两个人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体现了和合之美。从结构上看,剧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分别壮写了男女主人公在春季的期盼中完婚、在盛夏的烈日下断魂、女主人公在寒秋的孤灯下缝制寒衣、在严冬的风雪中找寻爱人等,情节明晰、惟美、动人。从剧本的语言上看,语言凝练华美,充满感情,富含哲理,像是人的心灵在说话一样。如:夫妻阴阳聚,纵横泪千滴。血与肉筑长城永消战患,保中原兴农桑世代平安。若不见我夫君身影,我万丈泪波漫长城。

还有张曼君导演,时时向自己提出挑战,总能超越剧本安排,重新获得灵感,化腐朽为神奇。她把孟姜女的哭理解为一种宣泄、一种对爱情的享受,并把它作为燃烧观众的契合点。曼君导演不只在乎情节,也极为在意画面的美的流动,如她在舞台上着意安排了16把红椅子就是一个有力地明证,椅子的颜色、椅子的造型严格遵循了戏曲审美的原则,椅子的安排可谓是匠心独运,既为演员提供了各种肢体动作的载体,又在不同场合充当各种道具,有时是椅子,有时是婚床,有时又代表长城等等,尤其是16把红椅子以不同的造型摆在舞台上,真是把舞台装点得美轮美奂。还有16位身着鲜艳服装的妙龄少女反弹琵琶唱着四季歌,使戏曲化、歌舞化、模特化、程式化有机融合,十分吸引眼球。再有,曼君导演特意安排了男女主人公的春闺梦,孟姜女忧思丈夫成梦,梦见夫君归来,夫妻相见,鸳鸯嬉水,如胶似漆。滴血认骨则把爱情悲剧引向了高峰,有人说滴血认骨不符合科学,不符合常理,而我以为,正是这种不符合常理,才又打造了一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试想,如果没有化蝶的经典巨章,哪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久不衰。

河北梆子《孟姜女》的舞台表现元素多元,观众可以各取所需。喜欢听唱的,你可以听到四个国家一级演员的精彩唱腔,既有大家不多见的原汁原味的老梆子腔,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梆子腔;喜欢看故事的,你可以看到春梦、夏怨、秋思、冬祭等完整的故事情节;喜欢看漂亮画面的,你可以看到16个身着鲜艳服装、反弹琵琶唱四季歌的妙龄少女,你可以看到威武英挺的32位壮士,你可以看到身着一身白或是身着一身黑且唱且舞的孟姜女;喜欢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则可以从中领悟到秦皇的暴政与老百姓的疾苦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真哲理。

总之,从河北梆子《孟姜女》剧本的主题,到导演对场景、情节的精心设计,到演员的唱念做表舞,再到四季歌的精彩舞美演绎,整部舞台剧就是一个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尤其值得记忆的是主演彭蕙蘅善于表达悲剧的超强能力,其纯正、庄美、凝重、深沉、幽长的艺术个性使整出戏像一阵凛冽、凄恻、哀婉、缠绵、大气的古风,把观众带到遥远的2200多年前,并使人们开始试着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风花雪月、爱恨情仇。

此稿发表于《大舞台》2013年第10期上。

   

 

 

    

关闭窗口


教学成果奖专题
 站点首页 
 成果完成人 
 成果推荐书 
 实施方案 
 研究、总结报告 
 相关论文、评论 
 竞赛教案 
 校本材料 
 视频展示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149号 邮编:050011 电话: 0311-86045908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冀ICP备字05003387号-1